首页 > 攻略 > 手游评测 > 详情

英雄联盟封号查询;英雄联盟封号查询中心

2025 07 13 03:32:57| 来源: 互联网整理

英雄联盟玩家消极比赛送人头被封号,起诉腾讯败诉:自称打得菜未获法庭采信

近日,《英雄联盟》MSI(季中冠军赛)激战正酣,代表中国出战的RNG战队因重赛事件憋了一口怨气,在重赛的比赛中重拳出击,将巴西RED战队帅哥选手Aegis“打哭”。俗话说:“电子竞技,菜是原罪”。5月18日,上游新闻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一个案例:90后《英雄联盟》玩家戴某被系统以“消极比赛”为由封号7天,他认为自己只是水平太菜,将运营商腾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对方清除封号记录、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游戏皮肤一枚,并公开道歉。结果戴某一审二审都败诉,法院认定封号处罚合理合法。

辩称“送人头”只是因为“菜”

相关民事判决书显示:1990年10月24日出生的戴某是《英雄联盟》守望之海服务器的一名玩家,2020年1月12日,戴某在15点22分、16点50分、17点23分、19点42分打了四局5V5游戏,结果因表现不佳被举报“送人头”“消极比赛”,随后腾讯公司系统后台程序对戴某四局游戏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定他存在消极比赛行为(记者注:恶意送分、降分、消极挂机、故意送人头等消极比赛破坏玩家体验的行为),他被处以全区封号7天的处罚。

后经过申诉,戴某的处罚时间缩短为2天8小时48分54秒,但他对此结果仍不满意,于是2020年7月到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败诉后又在2020年11月向深圳市中院提起上诉。

戴某在诉讼中提出了4点要求:1、判令被告(腾讯公司)撤销英雄联盟封禁,清除封号记录;2、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500元,英雄联盟“未来战士伊泽瑞尔”皮肤一个(发至守望之海服务器);3、判令被告向原告公开道歉;4、判令被告公开处罚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文件、比赛视频、录音、人员签字、判断系统代码等)。

对于腾讯公司认定的“消极比赛”,戴某辩称自己不是“消极比赛”,而是比较“菜”:“游戏战绩可能受到诸如游戏段位、英雄选择、游戏操作、职责及战略战术等因素影响,并不能成为判定消极比赛的证据。”同时他还认为,“游戏玩家的举报仅代表玩家的认识,并不代表客观事实。”

除了队友连对手也在举报他

对于戴某的质疑,腾讯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介绍了腾讯公司有权对游戏服务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封号处理,对戴某的处罚相关过程,还提交了关键证据——有关处罚依据的公证书([2020]深前证字第027815-027816号),这份公证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在该四局游戏中,戴某分别被四名不同用户(包括戴某的队友和对手)举报存在违规行为,腾讯公司的后台程序对戴某涉案账户在该四局游戏中的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判定戴某存在消极比赛的行为。”

一场英雄联盟的5V5游戏,不但被队友举报“送人头”“消极比赛”,甚至连赢了比赛的对手都“看不下去”进行了举报,这说明戴某的迷之操作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其他玩家的游戏体验。

因此南山区法院在一审中认定:“本案中,被告(腾讯)提交的(2020)深前证字第027815-027816号《公证书》显示,原告的游戏行为分别被四名不同用户举报存在违规行为,且经被告的后台程序判定为消极比赛,被告据此作出在一段时间内封停原告账户的处罚措施合理合法,原告的相关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均不予支持。关于原告称(2020)深前证字第027815-027816号《公证书》中公证的数据可能发生了变更的意见,被告系英雄联盟游戏的运营商,没有必要为了封停原告账号而对相关游戏数据进行修改,故对原告的该意见,本院亦不予采纳。”南山区法院判决,驳回原告戴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二审中深圳市中院认为,在腾讯公司对用户举报事实和后台程序分析结果已提供经公证的证据,且本案既无证据亦无线索显示存在后台数据修改的情况下,已可确信戴某曾有消极比赛行为的待证事实具有高度可能性,一审法院相应事实认定符合前述司法解释的规定,鉴于腾讯公司采取的短期暂停游戏账户措施符合双方约定,且未逾越合理范围,本院对一审判决结果予以确认。最终,深圳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解读

消极比赛还是打得菜?队友和对手投诉说明一切

为何自认为没有消极比赛的戴某,最后一审、二审都败诉了?

上游新闻就此事咨询了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公典律师,他认为本案的关键点是:“根据腾讯公司提交的《公证书》可以证明,戴某的行为被四名不同用户举报,且本案无任何证据或线索可以证实腾讯公司提供的数据存在被修改、篡改的可能,那么《公证书》显示的后台数据应依法采信。同时,根据《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也约定了腾讯公司对消极游戏破坏其他用户游戏体验的行为有权采取封号措施,那么腾讯公司据此对戴某的账号进行封号是符合合同约定的,并无违约之处。一二审的判决应当是妥当的。”

实际上,除了《英雄联盟》外,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登录游戏时,都会有一份电子版的《用户许可协议》,只有勾选了之后才能进游戏,大部分玩家为了尽快游戏往往没有细看协议书,张公典律师提示这么做实际上是有风险的:“勾选《用户许可协议》进游戏,会被默认为玩家同意该协议的行为,建议大家对于此类协议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相关协议的约定,不能因为没看协议,就认为封号是运营商触犯了玩家利益。就像本案中的戴某,他认为自己打得菜,比赛数据不佳是受到游戏段位、英雄选择、游戏操作、职责及战略战术等因素影响,却未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是消极游戏并导致四名用户对其投诉,甚至包括了自己的队友和对手,这已经是符合他进游戏勾选的协议中‘消极游戏并破坏其他用户体验’的情形了,这也导致了他的败诉。”

LOL官方Riot用人工智能AI判断玩家应否封号 真是换炮

除去游戏中的不健康和恶劣分子不仅对玩家友谊,这也能够让整个互联网变得更加安全健康。Riot社交网络的首席游戏设计师JeffreyLin上周在旧金山的GDC大会上就发表了相关的发言,他提出了对开发者来说非常醒目的一个观点——你对互联网洁净有责任。

但为了要达到这一目标,设计师们不能够在电脑前成年累月的坐着Ban玩家或者发送警告,Lin说道。处罚需要快速而且明细——不然一些表现消极的玩家会继续这样的行为。

“我认为未来网上消极行为会成为古老的历史——不管是在游戏中、在线平台还是社交网络中,”Lin说道。

使用互联网文化作为例子,Lin说因为早期的线上交流是允许消极侮辱行为的,这成为常态在一些游戏社区甚至是备受期待的。只让玩家互相静音并不是好主意。

而且他们还会催生更多负面行为的诞生,Lin展现了一则来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例子,小孩子们如果被确保无人发现会更加可能去偷糖果——如果有人在他前面偷就更好了。

“当整个社群都进入沉默的时候,非常规的行为就开始冒头,然后它们就成为了常态。”他说道。

“但如果我们能够介入并从源头制止这种行为的产生,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发病源头,我们就可以在病毒发散之前制止。”

Lin展现了来自英雄联盟玩家的一份数据调查,证明如果一个玩家使用了消息行为,这个玩家就会影响周围的很多玩家,导致他们也开始消极行为。

强退?如果他们体验到了消极行为,有320%的概率他们会强退。

灵活封号

Lin继续谈论了Riot在处理相关行为犯的错误,但玩家举报其他消极行为玩家的时候,封号通常来得太迟,那个消极行为的玩家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相关行为。封号信息也不够明确,不能够告诉他们为什么封号。

“如果想要做出改变,你需要改变处罚的方式。你不能一刀切所有的处罚。”Lin说道。

这个发现的结果比封号系统要快得多。在进行了消极行为几分钟或几小时后,玩家被封号——并且被告知他们为什么会被封号。

“结果是如果你告诉他们封号的原因,50%的玩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展现封号的证据,70%的玩家会变好。”

人工智能的采用

这个系统并不是人工的。Riot已经开始利用科技来教导游戏如何识别消极言行。

Riot公司使用这个方式来学习语言和游戏相关的名词。它也教会了机器如何识别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但这些最终还是要靠玩家来分辨,并不是靠设计师。

机器可以学习其他语言中积极和消极的部分,比如韩语。例如,在英语中“你妈”在队友之间交流时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但在韩语中,这个词语永远是消极的。

识别了这个消极的行为后,玩家们不会在几周后才接收到警告或封号通知,而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后。他们还会看到自己言行中不妥的细节,以及惩罚的原因。

结果?Lin说游戏中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或其他侮辱性语言已经降低到了2%——在使用该机器的第一个月中,消极言行降低到了40%.

Lin还指出了很多玩家无法分离他们的线上线下行为。指出他们的线上不妥行为可以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好起来——这都是一样的原理。

“这就是进步,”Lin说道。“玩家们知道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这么做,但线上却是不同的世界。”

“我们有了这个机器之后,其他的玩家也可以看到、感觉到并讨论这一点——并且开始建立新制度。”